2022
十一月

22

1057

【家庭课堂IV】|第二十五讲 协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界限(二)

1231231

第二十五讲 协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界限(二)

“界律4” 孩子并非唯我独尊,我身外还有别人

1.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,都想要事事顺他的意,很少顾虑别人的需要,不仅事情要顺他的意,还要人也顺他的意。孩子不会天生尊重他人的存在、需要、选择和感觉。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成长,能够尊重与所爱的人分开,尊重别人的界线,这个功课幼儿期就该逐渐增加。

2.如果想孩子好好的与人相处、尊重别人的界线,必须学习以下几件事情:

不伤害别人;

尊重别人说不的权利,而不粗暴对待他们;

尊重一般的限制;

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;

当别人的界线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,他会难过,但不会发怒。

3.孩子上小学后,有时候或许会因为不尊重父母,而让你们感到伤心。比如,晚上放学后该做作业,但是他就是要求跟朋友玩儿,如果父母管教势必会遭到孩子的反抗和谩骂。如果这些话语和态度让你伤心,不要烦恼,为孩子立界线的时候,正常孩子都会自然讨厌限制,这时候,父母的考验就是:孩子表现出不尊重及厌恶的态度时,你该怎么办?

这时候,父母要做的就是:教会孩子同理心;矫正他的错误行为;让他知道后果。

同理心“小明,我知道你真的很失望,但是你不可以这样跟我说话。你不可以骂人,这种粗鲁的用词真的很伤害我。上次你被其他小朋友骂的时候是不是很伤心……”

矫正“你可以伤心难过,但我不准你这么骂人。请你想想看你刚才说了什么话,再好好地讲一次。”

后果“小明,你这么恶劣的态度我不听,它伤害我的感觉,所以请你回房间去,想想如何对待别人更得体。”

“界律5” 超越“因为家长而所为”规律自己

1.动机才真正影响孩子品格的发展。

父母有权利教育孩子,但如果只是施压、太严厉或是暴虐的管教,只会让孩子因为害怕惩罚而屈服,并未让孩子理解做正确事的真正原因。做父母的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,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,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。

2.父母要给孩子首要的是爱,其次才是界线。

也许一个孩子小时候不清理自己的房间,是因为如果他不做的话,周末就不能去看电影,但是当这个孩子已经二十岁来,他需要其他理由来保持自己的地方干净整齐。而更让人心寒的是,很多父母并未给孩子约定后果(界线),也并未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爱,只是采取失控、谩骂、喋喋不休、或是被动退缩的态度,唠叨孩子做完事情,可想而知,如果孩子现在完成了父母期待的任务,当离开父母后,他的日子会如何。

一些专制型的父母可能会要挟孩子“如果你不这么做,我就不爱你”、“如果你不这么做,你就是个坏孩子”,这种威胁和让孩子产生负罪感,会胁迫孩子的一生,即使有一天他进入社会、进入婚姻,他依然会被“制造罪恶感”的配偶控制、也会对羞辱他的老板和朋友愤怒却又有无力感。

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发展出正确的做事动机,带着爱心去面对现实的工作。设立界线和爱孩子并非两者选其一的事,界线是父母爱孩子的方法。

在界线十律的第一点,我们就提到“因果律”,父母必须给孩子约定“后果”,学习后果的重点在于,让孩子了解,他的问题是处在他自己,而不是暴怒的父母。要帮助孩子自由的做选择、自由的去爱。一开始和孩子设定界线要求他承担后果时,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会试验你、反抗你并显示恨意;然而,当你坚持界线、公平、前后一致、又能够同情他的情绪反应时,他就会开始接受事实。有位父亲说:“你需要比孩子多一次坚守立场,如果他破坏规则一万次,你必须坚持一万零一次,然后你就赢了。”

当孩子开始内化你的界线成为自己的界线,而不只是模仿你的思想,就是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开始。

评论

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